关注社保
了解民生

深圳社保同城通办启动 社保业务“家门口”办理

<!--

-->

深圳社保同城通办.jpg

  日前,家住深圳最东面的社区东涌社区、80多岁的张福英在家门口的社保自助服务终端进行了指纹生存认证,不必奔波至距她家11公里的南澳社保站。9月15日开始,宝安区6个街道服务大厅的96个综合服务窗口将可“一窗式综合受理”80项社保业务。记者获悉,社保“同城通办”二期试点工程启动,选取宝安区、大鹏新区作为试点,并逐步向全市推开。届时参保人将不分参保归属哪个区,都可在“家门口”办理社保业务。同时,市社保局加快推进新一代社保自助服务终端进社区,33项社保业务一“机”搞掂,打通群众办事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人才园率先试点社保“一窗式”受理

  社保“同城通办”,是我市近几年重点推进的一项便民、惠民工程。据了解,以前我市社保业务办理采取属地化模式,比如在福田区参保的人员办理社保业务,要到福田辖区的社保经办机构,而不能到罗湖区、南山区办理;而且由于社保业务较复杂,参保人需要分别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不同窗口办理。“同城通办”全面实现后,以上属地化模式将打破,届时不分参保归属哪个区,只要是深圳的参保人,可以在全市任何一个社保经办机构、街道综合服务窗口甚至社区服务窗口办理社保业务。同时还将统一业务经办流程,实现所有社保业务在一个窗口一站办结。

  社保“同城通办”一期去年10月19日起在深圳人才园开展试点,打破属地化办理的模式,由窗口统一受理,扫描资料后进行流转,各分局承担后台处理。市社保局副局长黄险峰说:“深圳的参保人无论参保归属哪个区,都可以在人才园社保窗口一站办理所有社保业务。”人才园现有10个社保窗口,其中业务受理窗口8个,咨询窗口2个。记者昨天采访获悉,截至7月31日,人才园社保窗口总受理业务量38216宗,其中通过社保业务受理系统流转至各分局受理业务8756宗,进入社保业务受理系统流转日均44宗。现在大部分社保业务已实现在人才园社保窗口受理,通过系统流转到各社保分局后台承办处理。其中,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报销审批权限下放到人才园,审批权限前移,并且实现了即来即办,当日受理、承办、审核,缩短了办理时限。

  启动二期试点参保人“家门口”办社保

  在社保“同城通办”一期试点成功的基础上,我市启动社保“同城通办”二期试点工程,选取宝安区、大鹏新区作为试点,为实现社保“同城通办”三期工程打好基础,届时全市将实现社保“同城通办”。记者日前赴市社保局宝安分局、大鹏分局以及下属相关社保站采访。

  市社保局宝安分局局长程盛芝告诉记者:“宝安区试点社保同城通办分三步走:第一步是今年5月将以前分局办理的业务下放到下属各个社保站,参保人办理医保报销等业务不必再奔波至分局;第二步是9月15日,6个街道服务大厅的96个综合服务窗口将可‘一窗式综合受理’80项社保业务。目前共梳理出约160项社保业务,先放开80项业务,待成熟后逐步放开;第三步是今年底以新安街道为试点,将社保业务受理铺开到社区服务窗口。”

  记者在市社保局大鹏分局南澳社保站看到,窗口已经实现“五险统一通办”,窗口工作人员通过高拍仪拍摄相关材料,通过业务系统流转到后台。市社保局大鹏分局局长沈华亮介绍:“大鹏社保站、南澳社保站到社保大鹏分局距离分别为9.1和16.5公里,以前群众办理医保报销等社保业务要奔波至分局办理。试点同城通办后,参保人可在大鹏新区内任一社保网点办理各险种社保业务。并削减需提交的材料,如办理退休业务,原来是先收存参保人档案审核后再返还,现改为窗口通过高拍仪留存档案影像资料,原始档案当场退还;市外就医的普通门诊报销不再要求提交门诊病历和门诊检查报告单,普通住院费用报销不再要求提供入院记录、出院记录、相关检查化验报告单及手术记录等住院病历材料。”

  通过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办理”的“通办”模式,让社保大鹏分局、大鹏社保站和南澳社保站窗口数减少38%,并计划进一步精简实现减少54%,精简窗口人员将充实稽核、工伤调查、定点医药机构监管等后台。

  打通群众办社保“最后一公里”

  为打通群众办社保“最后一公里”,我市在推进“同城通办”的同时,加快推进新一代社保自助服务终端进社区,33项社保业务一“机”搞掂,包括个人参保证明查询打印、近半年五险待遇查询、个人缴费基数变更、非深户失业金申领、少儿大学生医保缴费、个人缴费人员新参保登记、门诊大病认定结果查询、企业月缴费清单查询打印等。并且,新一代社保自助服务终端可以直接打印红章,不用再到社保业务窗口盖章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新一代社保自助服务终端采取无线接入方式入网,便于进驻偏远社区,如家住南澳西涌、东涌社区的参保人,不用奔波10公里或11公里到达南澳社保站,而是在本社区就能自助办理33项社保业务。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SI社保知识学习-社保查询 » 深圳社保同城通办启动 社保业务“家门口”办理
分享到